我不喜歡上作文課,但喜歡寫東西。
我曾出版過一本小書
是四年班的事了
也是唯一的本 是手繒本和手釘本
那本書收錄班上同學的古怪行為和別號由來
圖文並茂 頗受同學歡迎
小息是傳閱的好時光
以小學生的程度 這種娛樂也算了不起
有一天
鄭先生發現我們的傳閱活動
她搶走小書
翻看良久 津津有味
我們一眾無奈站在操場 呆若木雞 等候鄭先生發落
“這是甚麼東西! 是誰畫的?”
“是我…”
“充公!”
心想必死無疑
但鄭先生沒有說甚麼 揚長而去
我肯定那本小書不是違禁品
不然她必命令我罰抄400句, “我以後不”之類的句式
可代入 “上課說話”或“小息時不亂跑”等
根據我的情況應該是 “我以後不製作書本”.
然而這次卻逃過大難
一定是鄭先生心情極佳的了
我想她一定很喜歡這本書
我衷心希望這本書為教員室帶來一點點歡樂
這本書的離去太突然
我既沒有手稿 也沒有影印本
原想再接再厲,再出版
只是我受不起被充公的威脅及出賣同學之間的小秘密 唯有擱置這個計劃
升上中學後
我提不起勁寫作和畫東西
只因中英文程度變得非常不濟
由於有幸擠身於精英班之中
天天吃咸苦
每天為作文,謄文,再謄文,甚至謄謄文的苦差,天天努力交流水帳。
老師的紅色瘋狂筆觸使我長期陷入比憂鬱亞熱帶更憂鬱的流放境界
「Chingish」,「歐化句式」都是我得到的評語常餐
我是正牌大英帝國殖民地成長的地道屋小童,怎會寫正宗雞腸?
我沒有到過歐洲,何來歐洲語言風格?
自此我逃避文字
但每天抄筆記,抄註釋,答題目,做習題,作文,背書,查字典
苦悶
只有寄情小吃部的咖哩魚蛋,炸雞翼,炸雞,木瓜條,話梅肉
把文字的悲哀通通吃掉
不能不提中三的中文老師
他是稀有的品種,與別不同之處是:他的左右大腦懂得互相溝通
那年的虬髯客的閱讀報告, 我除了交上基本的字數帳目, 其餘以漫畫的方式上繳
閱讀報告剛好合格. 呼~
王老師明白我的表達方式的原因
因為我們同一天生日的.
他說在這一天出生的都是精英
但這些是非一般精英 是經歷艱辛和努力,便可成為精英的種類
(這是甚麼道理?)
0騎~ 身為精英中的地底泥,頓時感到無上光榮,精神百倍
心想咸苦當然不能避免,但千萬不要太苦便可
是精英,是地底泥,還有甚麼分別。
15.02.2002